新长江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黑臭水体治理解决方案
黑臭水体治理解决方案(DBAF工艺)
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发的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简称“水十条”)提出,到2020年,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%以内;到2030年,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%以上,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。
黑臭水体治理是民生工程,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体现了国家的决心。然而,在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中,仍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。
“河长制”,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“河长”,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。2016年12月,国务院发出正式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《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》。
治理难点
黑臭水体成因复杂,影响因素众多,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。
氧区之间形成回流循环,并在中心筒上采用一种新型回流量调节器可以任意调节回流比,气体通过设备顶部排出,在好氧区一侧设
采取有效技术措施,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,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,保证黑臭不反弹。
许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,因重治理轻保持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,水质反复恶化。
根本原因:不掌握水质变化的规律和成因。
形成原因
1、水体为什么会变“黑”?
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,水体中的铁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、硫化锰等化合物。
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、硫化锰等,致使水体变黑。
其他颜色:印染废水等。
“黑”一般是由悬浮颗粒导致。
2、水体为什么会变“臭”?
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,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,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氧气,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。
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,有机物腐败、分解,产生氨、硫化氢、硫醇、硫醚、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,致使水体变臭。
腥臭味:由微藻、放线菌、霉菌引起。
恶臭化合物是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,一旦生成就难以去除。
技术路线
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,黑臭水体治理可分为应急治理、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三个阶段。不同的阶段,治理目标不同,技术实施要点也不同。
技术体系
面临技术难题
截污处理及水质净化的重要性:
1、多项关键污染物(如之前提到的有机污染物、氮磷营养物质)90%来源于点源。
2、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污废水直排口等。
3、消除黑臭以后,水体净化未达到去除富营养化,黑臭反弹。
系统介绍
DBAF是我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黑臭水体应急处理和水质净化工艺,是物化及生化的结合。将黑臭河水通过设备处理后,可以快速地消除污染河道的黑臭,COD去除率50-85%,氨氮去除率40-70%,总磷去除率60-90%。工艺的原理是气浮与曝气生物滤池的结合,利用立式结构和特殊溶气装置,大大降低BAF堵塞速率。此工艺可做成设备在河道边外位处理。
设备优势
设备处理能力大,最大单机处理量可达5000m³/d
效率高,占地面积小
出水水质好,可快速降低水中污染物,对氨氮、COD效果显著
投资和运行成本低,吨水处理成本最低达0.15元/m3
抗冲击负荷强,受环境因素影响小
作用效果快,且能防止黑臭反弹
优势对比